施威全表示,当时的陆委会主张“两岸关系依事实予以明确定位,目的在确立两岸间的平等地位。”并强调各项相关政策不变,包括推动两岸建设性对话,与良性交流的政策,追求两岸“双赢”的决心,及追求中国未来在民主、自由、均富下统一的既定政策没有任何改变。政策未变,“自不存在所谓‘修宪’、修法、修改国统纲领的问题,更谈不上是改变现状或制造麻烦”。
施威全说,虽然李登辉政府的陆委会措词强硬,可是保留模糊空间,且在后来发表的英文版本内容,文字不是用“Nation to nation”,也不是用“Country to country”,而是写“State to state”。用State论述代表“政府”的意义比较强,较为接近“两府”关系的论述。所以即使是李登辉当时提出“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到后来仍保持模糊与诠释的空间在其中。
当然,施威全指出,北京不管李登辉怎么转圜,反正对于以上论述必然是反对到底,柯文哲也很清楚,所以在本来就模糊的论述上,再进一步于文字概念上打转,显然柯有在思考相关问题,也就是如何不过度与北京对立,讲出台湾选民也能接受的说法。
施威全认为,柯文哲明白相关论述能创造话题,却又不会碰触红线,且在创造话题的同时,也能尝试吸引一些原来没办法触及到的选票,但无论如何,对柯的选情而言,以上都只是辅助,因为柯的选情本非奠基在两岸论述上,柯文哲只要在两岸主张上不出错,安全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