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观明谈到,粤港澳协同发展,有利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大湾区现拥有170多所高校,其中香港特区已经拥有34所大专院校,其中5所排名世界100强。粤港澳高效的协同发展,首先有利于提升民族凝聚力,实现高校集群式创新,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再者是便于扩大对外开放,打造“一带一路”新支点的发展。萧观明认为,从全球视角来看,大湾区的创新发展已名列前茅,大湾区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有良好基础。促进大湾区内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更能在聚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发挥外溢作用,辐射教育的周边领域和大湾区的周边区域。而大湾区内的高校,作为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载体、文化传承的平台、科技发明创新的策源地和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智库等多重身份于一体的组织,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型发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萧观明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内高校发展的合力尚未形成,区内高校少有开展人才培养、联合培养、实习就业、专业资格认同等具体且深入的合作。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发挥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四大核心城市的国际影响力,释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巨大潜力;二是利用高校平台,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人才;三是通过合作研究、文化交流活动等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联系;四是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内外高校的复合联动式合作,可为后续的人才实践发展提供高集成度的支撑,在人员与项目的流动、科研研发以及知识创新等方面建立起联结中外的“一带一路”新支点,实实在在地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