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28日电/这事儿,不能忍!
“一边造谣抵制新疆棉花,一边又想在中国赚钱?痴心妄想!”3月24日,瑞典服装品牌H&M“抵制新疆棉花”言论引发众怒,并在国内引发了一系列反抵制行动。众多明星宣布终止与H&M合作,各大电商平台下架H&M相关产品,主要手机应用商店下架H&M商城App,许多导航地图屏蔽H&M店铺信息……中国市场用市场的手段狠狠教训了H&M,同时也传递出明确信号:中国市场不养“吃饭砸锅”的企业!
为了抹黑中国、遏制中国,一些西方国家无所不用其极,拼凑漏洞百出的“证据”,在新疆棉花上炮制“强迫劳动”的弥天大谎,荒唐可笑至极。新疆是中国的棉花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87.3%,采摘确实是一个大问题。笔者是河南人,前些年每年暑期都有许多乡邻去新疆采摘棉花,虽然很辛苦,但都是自愿且抢着去的,因为短短几个月就能挣上万元,对于许多农村人来说,这是一笔很高的收入。而近些年,这支“采棉大军”不见了,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疆的棉花生产已经实现了高度机械化,即使在忙碌的采摘季节,也根本用不着大量的“采棉工”了。这才是新疆棉花的真相。
除了H&M,耐克、阿迪达斯、新百伦、优衣库等品牌也被网友挖出在中国“吃饭砸锅”。其实这些企业早就开始了,只不过最近才被网友扒了出来。像H&M,早在去年9月就宣布不再与新疆华孚时尚公司合作,理由也是那个被辟谣一百遍的“强迫劳动”。这固然与甚嚣尘上的谣言有关,同时也与这些企业参与的“BCI计划”有关。
BCI是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是一家位于瑞士日内瓦的非营利国际性会员组织机构。该组织提出了良好棉花“七大生产原则”,其中一项是“提倡体面劳动”。正是根据这一原则,BCI基于谎言和虚假信息,宣布停止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所有现场活动。但这一“禁令”又不单单是谣言所致,背后不排除有经济方面的算计。在有关新疆棉花的谎言中,“强迫劳动”只是其一,其二是“污染全球供应链”。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借“强迫劳动”问题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或许就是炮制谣言的经济目的所在。
中国有庞大的市场,也有开放的姿态,但原则底线不容触碰。一边口口声声称“一如既往地尊重中国消费者”,一边又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抵制新疆棉花,H&M等企业想两头讨好,怎么会骗过中国消费者的眼睛?中国欢迎你,但不能只是把尊重停在嘴上,在中国玩“吃饭砸锅”那一套。如若不然,就是自己挖坑,自绝于中国市场。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丁戈隆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