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为民生政策做“体检”
http://www.CRNTT.com   2021-05-28 09:03:19


  中评社北京5月28日电/日前,北京市财政局发布文件明确,于2021年8月前对全市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领域46项民生政策开展绩效评价,重点评价分析资金投入情况、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实际效果。笔者以为,这种增加“体检”环节的做法,有利于推动民生政策和项目落实落细,使其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我国每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20多万亿元,加上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支出规模更加庞大,各项支出特别是民生支出的效果如何,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的意识不断增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财政收支矛盾加剧,此时更要提高预算绩效水平,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把钱用到刀刃上、花出效益来。

  我们注意到,各地在实施民生政策中,越来越注重对实际效果的评价。比如,此次北京市集中开展民生政策绩效“体检”,对7项医保领域相关政策、7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领域相关政策、14项民政领域相关政策等,从政策“目标相关性、执行效率性、实施有效性、公平性、效果可持续性”五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价。

  再如,近年来各地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在这方面投入不少,但是否真正发挥了促进就业的作用?安徽省在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中,将创业培训成效纳入就业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对培训机构和创业服务机构进行跟踪抽查评价,及时掌握创业参与率、创业成功率等情况。

  各地强化质量跟踪问效的做法,能够避免宝贵的财政资金“打水漂”,切实把钱花在刀刃上、紧要处,实现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等政策目标。

  “绩效”从理念到全面实践,需要一个过程。尽管各地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中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离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尚有一定差距。比如,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足,一些领域财政资金低效无效、闲置沉淀、损失浪费的问题还存在等。为此,要继续让绩效的理念深入人心,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特别是要着重对社会关注度高、持续时间长的重大政策和项目进行绩效评价。

  值得强调的是,绩效好不好,关键要看人民群众的感受,应该大力推进绩效信息公开透明,主动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可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到以绩效评价为主的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管理、提升绩效评价的独立性和可信度。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曾金华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