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10日电/“我常说两个必保,一个是粮食饭碗中国必须端牢,再一个制造业必须筑牢。”“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制造业的重要性,彰显了一以贯之的战略思维、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引发会场内外热烈反响。
北京日报发表评论员郑宇飞文章表示,于一国发展而言,制造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骨架;在全球竞争之中,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掌控技术话语权、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纵观近现代历史,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而一度获得全世界40%以上的工业生产能力;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机遇,在电力、机械等领域获得领先地位;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重塑竞争优势……可以说,做大做强制造业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普遍经验,世界经济中心也总是随着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转移而转移。70余年间,形成了一套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使中国始终保持坚定的发展信心和充沛的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制造业“必保”,既是对相关领域发展的把脉定调,也是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领航定向。
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制造业,既来自历史的启迪,亦是现实的需要。从国家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分为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由一定技术水平所决定的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前者的贡献份额不断降低,后者的作用愈加紧要。由此审视中国经济,现阶段的要素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劳动力数量增速趋缓、贡献率下降,资本要素正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在这个问题上,动能切换的紧迫性客观存在,制造业作为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承载,一旦受制于人,就无法供给充沛的全要素生产率,“传统产业效益不高、新兴产业低端嵌入”的困境就将难以突破,发展质量的有效提升也自然无从谈起。
文章指出,从外部环境来看,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制造业“国家安全重要杠杆”的角色愈发凸显。当今世界,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个别国家大搞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合作的大门在政治之手的操弄下说关就关。特别是过去三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态势明显,贸易政策、科技政策不断调整,技术合作的不确定性增多,更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制造业“必保”的极端重要。经济学家李斯特曾提出“梯子理论”——“当一个人攀上高峰以后,就会把他攀高时使用的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上来。”而这,正是美西方国家对待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真实写照。长期来看,随着中国重回世界舞台中央,西方这种“撤梯子”的态势不仅不会减缓,反而会愈发加急,我们只有坚决把制造业发展的主动权攥在自己手中,应对外部风浪的腰杆子才能更硬。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赢得未来,掌握主动,做强做大制造业是必由之路。看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形成历史性交汇;看短板,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还比较明显。近些年,中国的光伏、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跻身世界前列,通信设备、工程机械、高铁等高端品牌走出国门,但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仍有80%掌握在外资手里,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方面有所欠缺,一些产品的功能性常规参数能够基本满足要求,但功能档次、可靠性、质量稳定性和使用效率等仍有不足。如是种种,既是高质量发展的掣肘因素、外部打压的风险点位,也是发展的潜能所在、攻坚的目标所在。当务之急,就是要把“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进行布局,为制造业升级提供强劲的支撑。
文章强调,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这一方面需要政策的倾斜支持,而更关键的则是全社会要真正涵养起科技兴业的静气和耐心。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不少企业习惯追风口、挣快钱,往往什么时髦就做什么,很快便将“蓝海卷成红海”。在这方面,相关部门还是要拿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向制造业集聚、金融资本主动向制造业靠拢。这固然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却是更加坚实、更具潜力的方向。上海石化耗时11年研制出了被誉为“黑黄金”的大丝束碳纤维,重量不及钢的1/4,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中国石化历经30年,打破了70年来国外对己内酰胺生产技术的封锁垄断,将其自给率从30%提升到94%。当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多,中国发展就越来越安全。
文章最后说,制造业打开了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也将挺起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创新跨越必过之坎,是我们这代人应有的奋斗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