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台湾社会群体结构演变与特殊群体现象
http://www.CRNTT.com   2023-05-07 00:19:45


在大陆求学返回的台生,成为台湾社会又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中评社╱题: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台湾社会群体结构演变与特殊群体现象〔1〕  作者:王建民(北京),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摘要】台湾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移民社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台湾社会出现不同的族群或群体,还有不同历史时期不受关注的不少特殊少数社会群体。不同族群或社会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心理特征与复杂的两岸情感。我们常常习惯性用所谓四大族群观察台湾社会结构,其实是不完全准确的,需要从微观层面瞭解与观察台湾社会特殊群体现象,进而全面、历史地认识台湾社会群体结构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一、“原、闽、客、外”四大族群及人口变动

  谈到台湾社会结构尤其是社会群体结构问题,常常以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与原住民等四大族群来分类与描述。日本侵占与殖民统治台湾之前,台湾社会结构在清政府治理下主要由原住民与大陆移民即福建人与广东人(闽粤人)构成,幷无四大族群问题。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社会结构的族群构成,以台湾人(原住民与大陆移民)与日本人组成,但主体仍是以汉人与原住民为主体的中国人(台湾人)。台湾人开始分为闽南人、客家人与原住民。依据1928年“台湾总督官房调查课”公布的“台湾在籍汉民族乡贯别调查”,闽南人主要来源是漳州与泉州籍移台人口,分别占屏东平原总人口(包括原住民)的27.84%与15.35%,合计为43.19%,客家人口占21.2%以上。1944年,台湾人口总数为650万人,78%是闽南人,客家人占15%;日本人37万人,原住民(高山族)约15万人〔2〕。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日本人几乎全部被遣返,台湾族群结构发生新变化。1945年,闽南人占85%,客家人占13.5%,原住民占1.5%。到了1950年代,由于国民党政府迁台及大陆军民大量移入,台湾社会群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逐渐形成所谓的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与原住民等四大族群。

  经过几十年发展,台湾族群结构有了新变化,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住民群体(陆配与外籍配偶及其子女),同时原四大族群结构比例也有了变化。目前闽南人占总人口的72%,外省人占13%,客家人占11%,原住民占3%,新住民占1%。

  闽南人是指1945年前从大陆先后迁移到台湾的大陆人及其后代,是台湾社会族群的主体,目前估计约有1650万人,在理论上也属外省籍。另一估计闽南人口在1500万人以上,占台湾总人口的63%以上,约为客家人的3.3倍。

  客家人也是从大陆迁移台湾的大陆客家籍居民,较闽南人移台略晩,但有不同的统计与估计,差异较大。目前台湾客家人口应为250万人左右,主要居住在北部县市,南部人数相对较少。依据台湾“客家委员会”公布的“2016年度客家人人口暨语言基础资料研究”报告,岛内民众自我单一认定的族群与人口统计有一定差距,自认为是福佬人(闽南人)占69%,推估人口为1620.1万人;客家人占16.2%,推估人口为381.5万人;“大陆各省市人口”占5.5%,推估为129.6万人;原住民占2.7%,推估为63.5万人〔3〕。据台湾媒体报道,目前台湾客家人口约480万人,其中桃竹苗地区超过160万人,苗栗与新竹县客家人均超过六成,桃园市与新竹市超过三成〔4〕。汤锦台的文章认为,依据台湾“客委会”统计,到2016年12月,客家人口为453万人,占台湾总人口的19%,其中能说客家语的不到半数,约为212万人〔5〕。如果以2004年调查,自我认定为客家或有客家血缘或渊源的人口曾达608.4万人,占当时2261.6万人口的26.9%。他认为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施琅“抑粤扬闽”政策、台湾归闽省管辖粤民有差别待遇、治台官绅对粤东客民先入为主的偏见与歧视、闽人发动的历次民变或漳泉械斗对客民的冲击、闽人抢先入台取得土地的优势、闽客海陆特性差异形成的不同经济行为、从清代到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按闽粤地域而非方言人群统计所形成的闽粤客民方言群认同的割裂,以及战后造成的都市客家认同快速流失等),客家人寻求福佬人认同,出现“福佬化”现象,身份由“客变闽”,形成统计上客家人的长期流失,估计总计达200万人被归为闽南人〔6〕。

  外省人主要是指1949年前后迁移台湾的大陆人,当时估计约100多万人,经几十年发展,目前约有300万人。

  原住民是指一直祖居台湾岛的少数民族,曾称高山族,后统一称为原住民。尽管人口不多,但族群部落多,地位特殊,影响力不可忽视。总体上讲,原住民人口一直呈现持续增加趋势。依台湾方面统计,2017年,台湾原住民人数近56万人,年增长1.1%,高于总人口增幅〔7〕,也较新世纪之初增加了10多万人。其中,以阿美族人口最多,占37.3%;排湾族次之,占17.9%;泰雅族占16%,居第3位。上述三族合计占了原住民族人口总数的70%,其他14个族原住民人口合计占约30%。

  原住民人口与目前台湾农业人口相当。在早期社会结构中,农业人口或农民占有较大比重,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人口或农民人口大幅减少。1984年,台湾农业人口首次降到100万以下,2005年首次降到60万人以下,此后农业人口一直在55万上下波动,2017年为55.7万人〔8〕。

  四大族群的政治理念与对蓝绿的支持有所差别,一直处于变化之中。闽南人是所谓本土人,支持绿营的比较多,但因人口占绝对优势,也是蓝营主要支持力量。外省人被认为多数支持蓝营,但二代、三代外省籍民众支持绿营的比重持续增加。客家人多数倾向支持蓝营,支持绿营者相对较少,但呈现上升态势,这可从客家人集中县市以蓝营执政为主及蓝绿得票数日益接近得到充分反映。原住民更倾向支持蓝营,但原住民精英群体更倾向支持绿营。

  二、本省人与外省人

  从省籍分,台湾人口结构可分为本省人与外省人。本省人主要是指1949年之前到台湾发展、定居的大陆同胞及其后代,实际上也是外省人;外省人则是指1949年以后移居台湾的大陆同胞及其子女(后代)。因此,本省人与外省人只是来台时间先后不同,但在特殊的台湾政治结构下被分成外省人与本省人。本省人当然是台湾社会的主体,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在本省人中,主要是闽粤人及其后代,客家人比例较低。依据1990年最后一次仍区分大陆籍贯的台湾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外省人口为270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13%。

  今日台湾有本省人与外省人之分,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即台湾自近代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省。本省人就是指台湾省人。在没有统一台湾之前,在没有实现“一国两制”之前,在没有进行台湾省行政区划之前,我们却逐渐不再讲台湾省,而用台湾或台湾地区或中国台湾或中国台湾地区代之,虽是政治现实需要,但幷不科学与合理。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参与编写中国省市地理丛书时就用《台湾省地理》,而不是《台湾地理》或《台湾地区地理》。

  在台湾蓝绿政治语境下,本省人被认为是本土人,是真正的台湾人,号称“正港台湾人”,外省人则不被认为是“正港台湾人”。这是特殊政治环境下出现的政治身份认同差异。

  三、外省老兵与不同的特殊外省人群体

  一般意义上台湾的外省人主要是指1949年前后随国民党撤退台湾的军政人员及其后代。当时随国民党政府到台湾的外省人有多少?说法不一,有的讲135万人,有的讲200万人,统计显示为60多万人。外省人成为台湾社会一个“小中国”缩影,包括了江苏人、浙江人、山西人、陕西人、河南人、山东人等大陆各省市的人,因此台湾有了不同省市的风俗与饮食生活习惯。

  1949年前后跟随蒋氏父子到台湾的一批军人尤其是普通士兵,后来成为所谓的“外省老兵”,大多住在眷村,形成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更是战后两岸离合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一曲历史悲歌。这些老兵只有少部分成家,大多一生未婚,孑然一身,生活凄苦。开放探亲之后,不少老兵回家探亲,但定居者甚少,多数回到台湾,终老台湾,埋骨台湾。这群人是今日岛内“反独”与支持统一的中坚力量。然而,7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逐渐老去,人数越来越少,一个特殊历史背景下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即将消失在两岸历史进程之中。

  不过,在台湾的历史进程中,在台湾还有多个特殊的外省人群体。一是1945年前后接收台湾的军政人员与到台湾经商人员,许多未能重回祖国大陆,留在了台湾。“228事件”期间,就有外省人与本省人的矛盾,尤其是发生了本省人殴打外省人的一系列事件。二是朝鲜战争中被捕的志愿军士兵在美蒋策划下“弃共投台”,形成一批特殊的外省人。据统计,大约有14235被捕人员在战后没有返回大陆,而是被迫选择去了台湾,这批人被国民党称为“反共自由战士”。他们不少人在台成家结婚生子,如今也是数万人口的群体。他们在台湾没有土地,加上身份特殊,生活在社会底层。据报道,1953年,这些人被挟持到台湾,大多安置在桃园虎头山,2000人进驻新北市三峡区忠义山庄。三是金门战斗中解放军有5000多人被捕,其中大多数(4889人)到了台湾。四是李弥率领的云南“孤军”“反共救国军”193师,于1954年从缅北转到台湾。这批败兵残军总计550户、1200多人。台湾当局建了忠贞新村安置,这也是台湾第一个眷村。五是50年代初大陈岛战争中,国民党失败后撤退到台湾的军人及居民后代,还在台湾成立了“大陈岛同乡促进会”,于2019年在台攻击窜到台湾的“港独”分子而引起关注。另外,在上世纪80年代两岸开放交流交往后,在台湾出现一些新的外省人群体,主体是大陆配偶。两岸大量通婚现象出现后,不少大陆新娘与新郎到台湾定居生活,逐步形成一个新的外省籍群体。同时,还有一些叛逃者与知名异议人士到台湾定居生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