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国庆佳节,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沿线的花坛如约亮相,图为“高质量发展”花坛。(图片来源:新华网) |
中评社香港10月29日电/“中国经济可能崩溃吗?”这是美国石英财经网10月15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的标题。这篇文章对中国经济及其影响作出了“不祥”的论述。
阿联酋《海湾新闻报》网站10月26日载文《西方有一个中国情结》,作者系美国《巴勒斯坦纪事》网络杂志主编拉姆齐•巴鲁德,作者称,这类文章受到的是政治的驱使,而不是可判读的真相。事实上,上面这篇文章是最近几周西方主流媒体上出现的众多报道中的一个。
全球市场的动荡可能马上会引起全球经济学家的担忧,尤其是当像中国这样一个增长最快、排名世界第二的国家经济产出出现放缓——无论多么短暂——的时候,这是可以理解的。
西方媒体炮制中国“危机”
对比这两件事情:一个是西方误导性地介绍一场炮制出来的中国“危机”,一个是英国实际经历着的燃料危机。在英国,集体恐慌导致数百万人争相购买汽油和柴油,导致大规模混乱、供应短缺和交通堵塞。
西方媒体对英国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轻描淡写,好像这场危机仅仅是官僚机构管理不善的结果,或者仅仅是对供求关系的误判。想象一下,如果英国的反乌托邦场景发生在中国会怎样。媒体的分析肯定截然不同。
然而,反华媒体的造势和宣传自特朗普政府开始执政以来甚嚣尘上,但它是一把双刃剑。西方媒体的报道习惯性地从负面角度描述中国,从贬低中国的地位中获益匪浅,但如果中国经济长期放缓,西方经济体将首当其冲付出代价。
与经济几乎完全孤立于西方市场的苏联不同,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紧密交织在一起,从欧洲到北美,再到非洲及其他地区。“中国打喷嚏,世界都会感冒”的说法再准确不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