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师大美学角落一瞥。(中评社 张爽摄) |
夜间部表演艺术硕士专班的目标,主要是培育表演艺术的经营行销和表演艺术整合制作人才。我们主要是教同学如何把他们的表演专业推广出去,一个歌星在台上那么风光,背后须有一群人在帮他们制作,我们主要培育的就是制作人才和行销人才。
这几年我承接了很多教育部跟艺术相关的专案。教育部从2013年开始,推动了美感教育计划。美感教育计划是一个蛮重要的政策,十二年国教之后,第二个国家教育政策就是美感教育,这一计划针对每个阶段都推出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前年我们带了老师到日本参访学习,去了解为什么日本的包装商品在市面上创造的价值都非常高。美感教育就是让美感在生活中发挥价值,如果中小学学生被灌输这样的观念,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就知道美感对各行各业的帮助都非常大。
台湾从战后到现在,非常积极地推动艺术教育,但是我们常常把艺术等同于艺术专业教育。美术课、艺术课都是教学生画素面,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并不会当画家或者设计师,欠缺了艺术生活化的观念建立。
在欧美国家,每年到博物馆、美术馆参观的人很多,但台湾人很少人去,教育部的计划就是要把美感变成国民的基本素养,这样整个国家竞争力就会相对提升。在这个计划当中,台湾分为北中南东四个区,设立了四个美感教育推动基地,高师大的教育基地负责嘉义、台南、高雄、屏东、澎湖、金门七个县市,这些县市的校长、教育人员都是我们帮助辅导对象,通过课程实验、进班宣导等各种方式推动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除了课程宣导,很重要的就是环境改造。前几年我们有一个美感计划,是做校园美感环境再造,每个学校提出如何让学校变得漂亮的计划,做了四年左右,我们每年通过评审机制,给学校一笔经费补助,做出的成果蛮好的。
前几年我们还执行了教育部的艺术资优计划。当我们推动一般的生活美感时,台湾在艺术专业的素质相对提升,最后就会到集中艺术资优这一块。在台湾每个县市一定会有美术、舞蹈、音乐的资优班,通过筛选机制,把比较资优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给他们更多的课程和师资。在战后到现在,台湾在艺术资优教育方面出了一点点问题,因为中国人都是升学主义,资优教育变相成为升学教育。我们检讨资优教育应该改善哪些地方。
今年六月,我个人办了一场展览,这些年我在学术、行政方面做了很多事情,但从年轻时学艺术到现在,唯一没有做的就是开展,我重新把自己年轻时的热忱唤起来,展出了一百多张画。
这次画展叫做“蕈居”。我们在都市中生活,看到都市中人扩展人际关系、建筑拥挤。蕈就是菇一样的东西,慢慢扩散。当创作者跟做学者、当行政人员心情是不一样,创作是我纾解压力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