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货币调控有望更多地运用结构性工具,为支持实体经济提供精准导向。一是用足结构性增量工具。包括已推出的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2000亿元区域发展再贷款、200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新创设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也将在2022年新增额度,后续将推动增量资金在小微、绿色领域精准落地。二是用好两项普惠小微直达工具资金接续安排。2020年至2021年10月,银行累计支持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11.8万亿元,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9.1万亿元,两项直达工具在支持普惠小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2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两项直达工具做出新安排,两项资金接续安排有望继续巩固普惠小微支持效果。三是可能会运用结构性优惠利率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引导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为小微、三农、绿色、科创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优惠利率融资。
社融和货币增速将边际改善
2022年,随着政策在稳经济、防风险的考虑下稳中偏松调节,新增社融规模将略有扩大,存量增速可能小幅走高并呈现前低后高态势。
一是新增信贷规模略有扩大,可能实现小幅多增。其中,房地产信贷偏紧局面将有所改观。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预计2022年,将适当放松房地产开发贷款,缓解房企资金链紧绷状况;支持居民购房刚需特别是首套房需求的正常释放,按揭贷款新增额度有望同比多增,放款速度加快,按揭利率也可能结构性回调。同时,普惠和绿色贷款将成为信用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达到25.8万亿元,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增至14.8万亿元。随着相关货币政策工具陆续落地,2022年普惠和绿色贷款增长规模依然可观。预计202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约21万亿元左右,略高于2021年新增规模;信贷余额同比增速约11%,受基数效应影响有所下滑。
二是政府债券发行将维持较高水平。在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稳经济的背景下,财政资金将更加积极发力稳经济。2022年地方政府融资力度不会减小,且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可能前置。不过由于2021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相对往年后置,部分资金实际使用延后,可能并不一定体现为2022年新发债券规模的明显增长。
三是直接融资新增规模有望提升。在债券融资方面,2021年前11月新增规模超3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约1.4万亿元。在政策环境逐渐改善下,信用风险事件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淡化,2022年企业债券发行情况可能有所好转。在股权融资方面,2021年前11月非金融企业境内新增股票融资超过1万亿元。2022年在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股权融资有望继续保持多增态势。预计2022年直接融资总计新增规模或达到5万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