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世界 ->> 社论要览 】 【打 印】 
大公报:作最坏打算 做最好准备
http://www.CRNTT.com   2022-02-09 15:26:00


  中评社香港2月9日电/大公报9日发表社评说,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重申香港坚持“动态清零”目标,并推出两年来最为严厉的一系列抗疫举措,包括收紧限聚令,分阶段落实“疫苗通行证”,以求争取时间提升疫苗接种率。特区政府亡羊补牢值得肯定,最重要的是剑及屦及,将政策落到实处。另一方面,香港抗疫要有危机思维、前瞻意识,只有提前考虑各种预案,作最坏打算,才能做最好的准备。

  社评说,香港连续两日确诊个案超过600宗,计及初步确诊,每日达千宗以上。香港疫情正处于“海啸式”爆发的边缘,必须加强抗疫力度,争取时间提升疫苗接种率。目前香港整体接种率未如人意,打了第一针的比率刚超过八成,距离目标九成以上仍有一段距离,其中70岁以上长者的接种率更不足五成,即仍有五十万名高龄长者未打第一针,而目前已有多个安老院爆疫,情况非常危急。尽快提升香港整体接种率尤其是长者接种率,可谓当务之急。

  社评说,“谷针”正是一系列抗疫举措最核心的内容。酝酿多时的“疫苗通行证”本月24日正式推出,分期落实,表列处所增加六处,涵盖商场、百货、宗教场所、发廊等。若疫情进一步恶化,搭乘交通工具也需要疫苗通行证。特区政府明言,就是要通过限制不打针者的行动自由,迫使其接种,外国经验证明“疫苗通行证”对提升接种率效果明显。

  特区政府还将修订雇佣条例,若因未打针而被解雇,不算违反雇佣条例;如果因封区或隔离而无法上班,则属于“病假”,这有助减少劳资纠纷,方便企业鼓励员工接种,这也是其他地方早已实施的“谷针”做法。

  不过,特区政府全力提升接种率的同时,对如何健全抗疫基本设施着墨不多。在提升检测能力方面,特区政府已请求广东省协助,重设的火眼实验室启用后,香港检测能力将由现时每日15万例倍增至30万例。但饶是如此,相对庞大的检测需求仍然是捉襟见肘。至于香港隔离设施严重不足的老问题,特区政府似乎仍然是束手无策,实施“密接”及“次密接”人群家居隔离实属万分无奈之举,其漏洞之多、风险之高不言自明。

  特区政府的新一轮措施能否有效遏制疫情,有待时间来检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疫情仍未能受控,每日出现数千乃至上万宗确诊个案,香港该怎么办?香港人居住环境大多狭逼,不少家庭并不适合居家隔离,如何安置大量的“密接”及轻症人群?一旦医疗系统瘫痪,又有什么应对之策?只有将困难想得多一些,进行各种沙盘推演,制定相应预案,才不至于临急抱佛脚。

  相比具体的抗疫策略,抗疫路线更为重要。正如林郑指出,抗疫必须坚持理念,否则将导致政策左摇右摆,朝令夕改。她强调,“动态清零”最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虽然涉及庞大经济和社会成本,但保障人命、健康及医疗系统不致崩溃更符合公众利益。这是特区政府抗疫以来最明确的表态,有助破除“与病毒共存”的错误思维,停止无谓争论,统一思想,全力抗疫。

  社评说,抗疫路线坚定了,抗疫策略就不是大问题。香港抗疫不是孤军作战。香港抗疫是国家抗疫大局的一部分,中央也一直在支持香港抗疫,这正是“一国两制”的优势所在,香港应该有足够的抗疫勇气和信心。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