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主流民意的新变与走势
http://www.CRNTT.com   2023-12-04 14:30:28


 
  (三)民进党当局为获取本党最大的政治利益,引领台湾走“台独”绝路,必将酿成“青年上战场”的巨大悲剧

  众所周知,“台独”是民进党“创党之宝”。民进党一旦离开“台独”,就不是民进党。而民进党要搞“台独”,就离不开美国的力挺。长期以来民进党当局一直跪求美国“保护”。可近两年美国不断背弃“盟友”,充分暴露其战略的自私。美国的战略目标是将台湾当“棋子”。两岸一旦动武,台湾当局充其量是为美国打一场“代理人战争”。为此美国将台湾打造为“巨大武器库”,并制定了一项项“毁台计画”。而老百姓最为痛恨的是,“青年上战场”牵涉数不清的家庭,将会造成多少家庭骨肉永远分离。

  三、岛内主流民意今后的走势

  (一)“维持现状”的岛内民意仍将是主流

  “维持现状”,民进党尤其是蔡英文至少已叫嚷了七、八年。不久前,台湾陆委会公布的一份民调结果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该调查显示,现岛内有近九成的台湾民众希望两岸继续保持现状,即主张两岸关系仍长期“维持现状”不变。当然由台当局官方设题所做的民调,长期以来都带有不少水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岛内被民进党洗脑的多数民众在大脑真空的状态下,无奈没有办法的办法,还是选择“维持现状”拖缓统一。

  立足当今台湾社会的状态,来分析研判“维持现状”,至少有两点值得密切关注,一是岛内民意热衷的“维持现状”,为何可长期不变?二是“维持现状”的实质内涵究竟是什么?

  对于第一个关注,你说它长期不变,这仅仅是表象。这几年蔡英文相继推出的“新两国论”“中华民国台湾”,是民进党的两项重大政治“创新发明”。前一个针对“一个中国原则”;后一个干脆给“台湾独立”直接创立一个新的政体名称,即把“中华民国”“国号”改为“中华民国台湾”。这两个动作,在两岸关系史上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变,岂是“维持现状”轻描淡写所能承担得起的?!因此“维持现状”绝不是民进党当局至今仍在全力维持七、八年前的现状,凡对民进党当局不利的现状早就打破,它所维持的仅仅是那些对民进党有利的现状。

  对于第二个关注,所谓的“维持现状”,实质包含了两部分的内涵:一是“维持现状再决定”;二是“永远维持现状”。这两种“维持现状”曾被误认为是“缓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有效方法”。但这仅仅是善良的民众天真的想法。上述两种“维持现状”的实质内涵就是“和平分裂”“事实独立”,其最大的危险性在于给两岸关系套上只能“和平发展”而非“和平统一”的模式后,台湾一方就可变被动为主动。尤其是在岛内民间,当台湾主体性或“事实独立”已成为主流价值与社会舆情时,就没有人敢讲统一,就更不敢主张统一。这种回避统一、绕开统一的作为,是对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大业的极大的破坏与伤害,是民进党当局求之不得的“变相台独”。

  (二)预期“终将被统”的人越来越多

  纵览全球,所谓的统一模式无非是两种,主动统一,或“被动统一”。而这两种模式、选项,对台湾意义十分不同。选择主动统一,台湾与大陆谈判时手中所掌握的各种筹码较多。由于筹码多,具体获益自然将大于“被动统一”。而“被动统一”在不断流失原先所掌有的各种筹码,处于无可奈何的状态下,才来谈统一。那这种统一更多体现的是大陆的意志,台湾将失去更多获益机会。

  早在2019年1月,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民调就显示,48%的台湾民众认为“未来两岸终将统一”,而这4年来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刷新,现今达到了六成以上。但岛内的这种主流民意明显具有消极情绪。它没有客观地面对两岸的现实,对大陆的快速发展感到惊心,对两岸通过和平发展、形成深度融合感到忧心,对“被统一”后自己的处境甚为担心。这几种综合因素的互相迭加、交汇,进而根深蒂固,对“被统一”必然表现为忧心忡忡、诚惶诚恐、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这种极为复杂的心态被民进党当局充分利用,对两岸的统一不利。但在大陆心灵契合的和统思维的感召下,相信多数民众将会逐渐理性接受,对两岸日后启动的协商谈判应有一定的心理预期。

  (三)寄希望中美博弈不冷不热、非战非和

  长期以来绿营推行“倚美抗中”路线,蓝营则坚持“亲美友日和中”路线。面对这两种路线的差异,岛内的主流民意更多采纳中美博弈不冷不热、非战非和的主张。其理由在于两点:1.在看得到的未来,美国仍将是全球惟一超级大国。只有美国才具有真正的实力“保护台湾”。2.随着中国大陆强势崛起,与对岸对着干终究是下下策,很有可能会得不偿失,与其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不如暂不选边站。中美博弈若能不冷不热、非战非和,最符合台湾的利益。

  四、必须破除“唯民意论”的怪圈

  (一)民意如流水,极易生变

  台湾社会的民意多元、复杂、多变。岛内有句很形象的俗话,叫做民意如流水,极易生变。针对任何民意,千万不要错以为一成不变。台湾民意极易受到地域、背景、时段的影响,一旦遇到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就会随机发生各种变化。如早期的几次“台海危机”,前些年的“太阳花学运”、香港“修例”风波,近年来新冠疫情传播等。由于民粹主义的大肆炒作,台湾民间的“反中”意识不断推高,极大违背、伤害了坚持“一中”的国家认同观。

  (二)只有强化统一大势,才是遏制、转化拒统民意的有效途径

  必须牢固树立“一个中国、大势在我”的战略定位,时时、处处强化统一大势的战略压迫,使得台湾民众真切感悟体察到“台独”、分裂存在巨大的战争风险,必将导致大陆的全力反制,由此将引发经济、民生的巨大危机,正常的社会生活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可能到了这个层面,绝大多数岛内民众担心“台独”引发战争,损害自身利益,进而产生切肤之痛,才有可能回归理性思考,才会开始思考风险的来源、分裂的危害、当局的所为……。由此岛内的主流民意才有可能发生变化,才有可能在逼统的巨压下发生应有的反转。

  当今大陆方面最重要的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强化国家统一的大势,以期增加大陆对岛内民意的向心力。

  (三)扭转民意是一项长期、艰巨、细致的工作,但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绝不由岛内主流民意来主导

  台湾民意的特质向来具有可塑性与敏感性。可塑性意味着民意可以转化,甚至蜕变。而敏感性则表明其一受外界的重大作用,就会左右摇摆。

  为此我们自身须保持充分的信心和定力,要不失时机地破除“唯民意论”的怪圈。正视岛内民意,表现在不夸大,不缩小,更不可片面去迎合,从而失去政策主动性。要坚信两岸现有的问题唯有在交流中才能逐步解决,关键在于持续、深化、具有针对性,“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9月号,总第309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