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肇庆在工业领域最大投资项目之一,也体现了广东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方向:坚持错位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空间布局。
作为全国主要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我省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珠三角核心区。其中广州是全省汽车产值占比最大城市,去年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837.61亿元,占全省的比重高达64.5%;其次是佛山,去年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174.43亿元,占全省的13.4%;深圳、东莞、惠州则紧随其后。
在政策的牵引下,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加持,广东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不同区域产业联动,实现串珠成链,优势互补,未来绿色智慧出行新生态已具雏形。
目前,除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合作,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部分链条,也开始逐步向粤东西北地区延伸。譬如在粤北,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中心项目已经动工开建,一期项目将于2023年投入使用,这将为解决我省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测试环节的痛点。
■一线见闻
核心技术创新多点开花
一根8mm钢针,在机器推进下,缓慢刺入电池包,普通磷酸铁锂电池包最高温度上升到329.4摄氏度,且持续冒烟16分钟,而弹匣电池整包被刺后最高温度仅51.1摄氏度,无冒烟、起火和爆炸现象,打开电池系统外壳,内部结构依然完好,刷新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新高度。
这就是“针刺实验”,它模拟的是电池包极端热失控情况,能有效检验电池安全性。事实上,广汽埃安和比亚迪通过技术创新,破解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痛点”,只是广东两个典型案例。目前,为了破解“卡脖子”问题,广东正在加大核心关键零部件自给率,尤其是新能源、智能网联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