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发挥流通战略作用 有效应对三重压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1-13 08:37:24


要发挥流通战略作用,构建强大的现代流通体系,架起供需之间的桥梁,促进供需高度匹配和动态平衡以及国内大循环有效畅通。
  中评社北京1月13日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强调“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流通是战略性产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外部性,是国际双循环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流通的战略作用,统筹协调,稳中求进,有效应对“三重压力”。

  强化流通促进供需平衡的支撑力持续扩大内需

  经济参考报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文章表示,全球经济深度衰退,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逆全球化风险加大,国际市场环境更加严峻,外需动能加速弱化,国内消费恢复缓慢。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当前扩大内需的重点在扩大消费,而流通从时空上调节商品交换,是实现消费的前提条件、促进产需平衡的关键,是扩大有效需求的根本。要发挥流通战略作用,构建强大的现代流通体系,架起供需之间的桥梁,促进供需高度匹配和动态平衡以及国内大循环有效畅通。

  一是要完成从“生产强、流通弱”到“生产强、流通强”的转变。中国制造业利润价值低,供给不能有效匹配需求,很大程度上在于流通力的弱小。工业化进程是制造业发展升级的过程,同时也是作为制造业支撑的流通业的升级进化过程。日本的两次流通革命,成功打通了市场化和工业化的进程,统筹推进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并把“日本制造”推向世界。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其成为国际贸易和流通的主要场所,世界各地的原料运往英国,同时英国大量出口商品。2015年,中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首次超过50%,工业化进程进入中后期阶段,要以强大的流通体系来匹配对接强大的制造供给端。

  二是流通要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以产业链供应链的方式重塑对消费的引导和促进功能,从“实现价值的手段”转向“创造价值”和“创造需求”。生产性劳动创造出与商品及其流通直接连带关系的服务,这种服务连同商品一起售卖给消费者,从而又创造出消费者对服务的需求。本来自给性的消费变为了社会化消费需求,这种社会化消费需求由流通部门来满足,这是社会化分工发展的进程,也是消费结构和形式升级的必然结果。要强化流通功能,聚焦创新驱动,以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满足新消费,以强大的流通载体引导城市消费,以完善的农村流通体系提升农村消费。

  建设对接国际供应链的流通体系弱化供给冲击

  文章指出,全球贸易已经从产品贸易转到价值链贸易,国际供应链和价值链合二为一。中国嵌入发达国家控制的全球价值链体系被低端锁定,且疫情以来,全球价值链正在经历破坏式重构、供应链变窄变短,国际供应链本土化和区域化的趋势明显。提升流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要增强中国产业的穿透力,使其更加紧密镶嵌在全球的供应链体系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强化全球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流通渠道的把控能力和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从而有效应对供给冲击。

  一是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通过资源整合、企业联合等构建规模大、渠道多、模式新的跨国流通集团;以流通环节为核心向上下游价值链延伸,支持流通企业向产销一体化、内外贸一体化、贸工一体化方向发展,培育流通“链主”企业。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