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育发展来促进共同富裕,其核心在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从长期来看,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教育是关键,也是核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日益凸显,并逐步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来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内生动力,从而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共同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各类教育设施布局必须与时代要求和人的需求相匹配,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平等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说到底,教育公平与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与实现共同发展,因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判断标准要基于教育机会均等,尽可能地通过教育制度本身补偿以改变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文化的不利状况,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发展。实现事关国计民生的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确保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与公平正义,也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不竭动力。
共同富裕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必然要求教育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打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发展的“组合拳”。一是以人口规模为基数,大力发展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办好学前教育;二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够上好学校,确保公平高质量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三是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和实效性;四是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以及推进继续教育培训,让更多孩子有学上和拥有“一技之长”;五是不断优化调整布局结构、专业结构、学科结构,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建设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加充足、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一言以蔽之,就是要通过打造公平优质、普惠便利的教育链条,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通过教育来不断提高自我市场竞争力,从而为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通过教育扶贫或者立足教育共富,进而实现“稳得住”和“走得更远”,不仅要让学生“有学上”“学得好”,还得让学生毕业之后能够稳定就业、实现致富。这就要求地方劳动和就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等部门等形成合力,尤其是对刚脱贫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要常态化开展职业技能精准培训,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实现从“体力劳动者”向“技能型劳动者”的转变,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真正让教育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需要强调的是,要特别注重技能培训与实现就业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整个社会“尊重技能、崇尚技能、享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氛围形成,进而让每个普通劳动者都能学习技能、拥有技能、享受技能,有自信、有尊严而体面地从事本职工作,追求有质量的理想生活和个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