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25日电/坚持底线思维,是我们应对错综复杂形势的科学方法,更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治理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并就底线思维的内涵要义、坚持底线思维的实践要求等作出系统深入阐释。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和工作要求,以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把握主动权的科学思维方法
坚持底线思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重大原则。底线思维绝不是主张消极泄气、束手束脚、畏首畏尾、无所作为的消极被动思维,而是强调保持战略定力、应对错综复杂形势,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有守”(即守低线)和“有为”(即追高线)的辩证统一,“守乎其低而得乎其高”的积极主动思维。所谓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坚持底线思维,要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底线思维包括以下几种不可或缺的意识。一是“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意识,或者叫“两点论”意识,就是看问题观形势,绝不盲目乐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既看到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二是忧患意识,又称风险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忧事关党、国家、人民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三是守底线意识,或者叫战略定力意识,就是不管形势如何发展变化,始终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始终确保“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确保不触红线、不逾底线、不坏规矩,确保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四是前瞻意识,就是面向未来、着眼长远,处变不惊、遇事不慌,客观冷静分析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各种可能的潜在风险,尽可能把各种可能的情况想全想透,把各项措施制定得周详完善,确保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五是进取意识,或者叫攻坚克难意识,就是不畏风险,敢于担当、敢于斗争,敢于防范、管理、应对、处置和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以赢得主动权,争取最好的结果。
应对重大挑战的迫切需要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之所以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这些都离不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空前上升。因此,坚持底线思维,充分看到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不利因素,是我们面对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遇事不慌、临危不乱、有备无患,下好先手棋、把握主动权,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真正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