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2月22日电/特区政府积极推出“抢人才”、“抢企业”政策,身兼选委的“香港人才大融合促进组”总召集人及香港内地经贸协会会长黄炳逢表示:社会各界就引进人才凝聚了相当共识,特区政府的措施一开始比较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数量。其实人才的融合质量比人才数量更重要。
黄炳逢认为:“高才通”一开始接受申请就有一定的人数,估计是一些已经想找机会来香港的人才趁着新政策出台,加上香港复常,抢先取得落地资格。反映香港仍然吸引。第一阶段的“抢人才”措施主要吸引高学历、高收入及工作层面较高的优专才,对于香港非常短缺的其他人才,特别是中层人才,必须本地及外地人才及时填补。我曾在立法会相关咨询会上提过:只依据所谓“名牌大学”及 “港币250万年薪”来指定人才水平要格外小心,避免带有传统精英主义思维,不能忽视具竞争力的其他层面人才。使用“高端”人才的思维也要特别注意,定义不能过于狭隘。政府决心“抢人才”,首先是吸引人才落地,但最终大家是否愿意持续留港发展,考验政策的可持续能力及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人才融合的环境及政策,是留住人才并让其在香港独特体制内发挥所长的重中之重,和吸引人才落地同样重要。
对于有港漂反映香港住房屋配套不足。黄炳逢指出:住房问题是整个社会的难题,是港漂与本地人才同样要面对的,硬要单独为港漂配套更优惠的居住条件将把事情变得更复杂,现时的部分放宽措施已经是平衡之举。港漂要懂得衡量本地配套问题与自身发展机遇孰轻孰重。要想得通为何香港在一国两制的优势下还是吸引不少人才留港到港,而大湾区的一体化也将为落地人才带来更多的灵活性,不应拘泥于一时,必须落地才能创造更大机会,反正落地后有一定的时间考虑如何融入和掌握机遇。至于就业,港漂与各地外来人才一样,要认识当地的就业情况与原住地有所不同,通过不同渠道深入瞭解。其实找到方向和机会的外地朋友比比皆是。到外地发展本来就需要冒险精神。而特区政府也必须做好与外地人才的沟通,尽量在一些合理关切方面为港漂提供支援和配套,为落地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更重要的是让外地人才高有效地与本地人才融合。政府也应该重视与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人才大融合,不能闭门造车!
对于有外地人才指香港产业范围较少,如金融、地产业较为蓬勃,人文类工作机会较少。黄炳逢认为:落地香港是要看前景而不是着眼于过去或现状。香港现正进入关键的发展转型阶段,除了传统产业,例如科创和文化的发展已经进入高速路,有更大的空间,让外地人才参与。各类工种将会大大增加,与其说现在的产业发展格局不够多元化,倒不如说因为要积极发展新产业,所以需要更多外来人才参与,为他们落地发展提供更多选择。只要细看各项新的发展蓝图,就不难掌握个中玄机。将来香港必定大有作为。祗有具远见而预先为自己落地铺路的人,才能捷足先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