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加快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
http://www.CRNTT.com   2023-02-23 08:43:24


  中评社北京2月23日电/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发展,对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保障国家食物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农村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长全文章表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拓宽食物供给渠道,提高食物来源结构的多元化水平。除了向耕地和植物动物要食物,还要进一步开发草原森林海洋资源,挖掘微生物和生物工程技术潜力,加强对非常规农业生产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二是增加食物供给种类,提高食物产品构成的多元化水平。除了粮食,还要增加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供给,既保障传统的以口粮为主的粮食安全,也保障肉蛋奶蔬果油糖等非口粮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安全。
  
  文章分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有利于提高中国食物供给安全保障水平。近年来,中国食物供给的总体对外依赖程度趋于上升,在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食物供给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中国还有很大一部分国土资源的潜力未能得到有效发挥。除了19亿亩耕地,中国还有30多亿亩森林、4亿公顷草原和300万平方公里海洋,但草原、森林、海洋提供的食物在食物供给总量中的占比依然偏低。将食物来源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将显着提高中国食物供给潜能,增强国内资源在保障食物供给安全中的作用。另外,近年微生物和合成生物等颠覆性农业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对非传统食物生产方式、非传统农业生产空间的利用成为可能。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有助于满足城乡居民转变、升级的食物消费需求,优化食物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匹配。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需求加速升级,呈现口粮消费下降、肉蛋奶果蔬等非口粮食物消费快速刚性增长的多元化变动趋势。然而,当前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速度仍滞后于食物需求结构转变速度,导致食物供需偏离、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结构性失衡,已成为影响食物供给安全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矛盾。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就要顺应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变化新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和食物生产结构,既保障传统的以口粮为主的粮食安全,也保障肉蛋奶蔬果油糖等非口粮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安全。
  
  文章指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以资源条件为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和科技支撑作用。在承认粮食以外其他食物生产重要性的基础上,按照资源条件和优势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扭转片面强调粮食增产导致的资源错配及相应的效率损失与环境风险。按照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要求,构建现代食物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通过提升食物供需在空间上的匹配减少食物大规模、长距离运输,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和损耗,促进食物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确保食物供给的可持续性。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还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尽快补齐各类食物在生产上的技术短板,提高全产业链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对生物资源与生物技术的开发利用,促进品种、农艺与农机的协同创新,通过科技进步破解水土资源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趋紧等约束。
  
  当前,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需要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优化粮饲结构,提高饲料粮供给保障水平。保障饲料粮供给是提高肉蛋奶等畜产品供给能力的基础,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应有之义。但是,长期以来,中国饲料粮播种面积占比大幅低于动物源营养在食物消费中的占比,而饲料粮短缺与口粮有余并存,更成为当前农业的主要结构问题,导致饲料粮进口和价格攀升,同时驱动口粮品种饲用消费比例提高。口粮品种从食用消费向饲用消费转化,饲料粮供需紧张关系与口粮品种总消费供需紧张关系之间相互传导,加剧农业资源错配。研究表明,在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适度调整粮饲结构,将有利于提高食物多元化供给能力。提高饲料粮供给保障水平既要推动粮食生产存量结构优化,也要明确饲料粮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的优先性,还要加快提升饲料粮生产条件,强化科技与政策支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