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2月27日电/据四川日报报导,自2021年启动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以来,四川累计评选出省级样板村镇220个,建成市级样板村镇1346个、县级样板村镇5061个。这是记者从近日在达州市宣汉县召开的全省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表彰暨现场推进会上获悉的。
两年来,评选出的样板村镇发挥着怎样的积极作用?在乡村文化振兴浪潮下,又走出了哪些具有四川特色的发展路径?
以样板村镇为中心
发挥带动辐射效应
大会现场,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青川县青溪镇阴平村作为代表上台领取第二批省级样板村镇标牌。在过去两年里,广元市以首批样板村镇昭化镇为蓝本,打造阅读、艺术展览、文体“嵌入式”文化阵地,带动建成剑门关镇、青溪镇、曾家镇、白朝乡等一批具有广元特色的样板村镇。
以样板村镇为中心,发挥带动辐射效应,促进全域乡村文化发展的例子不在少数。在丹巴县,当地以甲居镇为中心,推进全县5条流域8个乡镇40余个村寨开展文化互动交流100余场次,带动相邻的巴旺乡、巴底镇50%的农户加入文创产品加工链条,共同展示丹巴流域的传统文化。
我省不少地方还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比如,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瞄准竹编,通过打造竹里书屋、竹里巷子文化阵地培训竹编技艺,塑造并扩大“中国竹编艺术之乡”文化品牌影响力。
以“百千万”工程为依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