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逐绿而行 山海相连天堑通
http://www.CRNTT.com   2023-09-03 08:58:46


 
  再难也得建。

  贵南高铁,沿线串起3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结束多地不通高铁的历史,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从勘探到通车,近10年时间,总投资超750亿元,这样一项超级工程是如何建成的?

  近日,记者跟随贵南高铁总体设计负责人龙宗明、贵州段现场指挥长许为农、朝阳隧道总工程师王旭光的脚步,一探究竟。

  总体设计负责人龙宗明:

  “设计方案历经上千次改动,只为在发展与保护间取得最佳平衡”

  贵阳、南宁,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节点。打通两地间的陆路交通通道,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建设需要。

  2014年,贵南高铁勘探工作启动。

  翻看地图,贵阳南宁间横跨着贵州高原、苗岭山脉,还有清水河、漳江等多条河流。一路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多变。

  线路,是高铁的跑道。地质条件如此复杂,选线至关重要。

  “一条高铁线路的设计,安全可靠是底线,服务地方发展是目标。”来自中铁二院的龙宗明说,第一步,要从复杂地质中选出适合施工的路段。

  “空、天、地”勘察新技术齐上阵。空,即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解译不良地质;天,即利用无人机等技术进行勘察设计,避开不良地质、不必要的工点;地,则是指通过地质罗盘、地面激光雷达等技术瞭解地质参数。“高分卫星遥感解译技术,大幅提高了不良地质的解译精度和效率。”龙宗明说。

  有了基础资料、实现初步设计,线路具体怎么走,还得靠设计人员实地走访。

  龙宗明回忆,2015年9月,为确定老百山隧道进出口,5人团队在山沟里摸索了好几天,走野路、过小河、蹚积水,才最终选定隧道口位置。“482公里的高铁线路,我们一步步走过,没有路就蹚出路。”两个月,龙宗明和设计团队成员从起点走到终点。

  设计中更难的是发展与保护的平衡。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是世界自然遗产地,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这里自然保护区众多,最优选择是从外围绕过。”龙宗明说,然而为了把旅游资源效益最大化,让高铁更好促进沿线地方经济发展,线路又需经过荔波县。怎么办?

  以隧代桥、以桥代路。经过1年反复论证,并通过环境影响专题评估,荔波段线路才最终确定。

  “我们整整花了3年时间,才确定整条线路方案。”龙宗明说,仅贵州段就做了1675公里的线路规划,从中选择最适合的199.64公里,“一条高铁线路,设计方案历经上千次改动,只为在发展与保护间取得最佳平衡”。

  设计方案尽最大可能途经更多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地区,让3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一步跃进高铁时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