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香港社交媒体有关鼓励疫苗接种话题声量关注度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
中评社香港6月18日电/香港新冠疫苗接种进度不尽如人意,不少企业团体纷纷推出抽奖活动以鼓励市民接种疫苗,其中“打疫苗送豪宅”甚至引发轰动效应。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此轮由民间主导的“催针”产生一定效果,港人在予以正面评价之余,同时批评港府推动疫苗接种的积极性、创造力不如民间,更对公务员不带头接种疫苗却享受额外福利而感到失望和不满。
今年4月的变种病毒危机,再度暴露出香港疫苗接种率远未达标的窘境,也促使各界开始思考如何更好推进疫苗接种工作。过去一段时间,不少政商界人士均建议港府为已接种两针疫苗的市民提供抽奖、赠礼等物质诱因激励,但官方多次以“会有反效果”为由否定或不愿正面回应后,民间率先行动起来。
如图1所示,5月27日机管局率先拿出6万张机票用以疫苗接种抽奖,次日又有地产商推出“打针抽豪宅”轰动全港,一系列活动立即引发热议。6月初又有企业和团体推出第二波活动,虽然话题新鲜度降低,但同样引起高度关注。一些原本被“疫苗有害论”影响而持观望态度的港人,纷纷表示会因此考虑接种疫苗,可见物质诱因产生了一定效果。
不过,相较于民间推出多个鼓励接种疫苗的“大礼包”,港府在5月31日涉及若今后疫情反复有可能对未接种疫苗者实行更严格社交限制政策的表态,受到更多关注和议论。有网民批评此举本末倒置,认为社会上本来就有部分人群因身体、疾病等原因不适合接种疫苗,港府应该把释出诱因鼓励如何让更多身体健康者接种置于优先地位,而不是反向“惩罚”未接种人士,这样难免损害那些身体条件不允许接种人群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