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15日电/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洪群联文章表示,近年来,中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趋势不断增强,许多行业企业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融合发展模式。但目前来看,产业融合发展的范围不够广、程度不够深、水平不够高,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还不明显。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刻把握产业融合的规律和趋势,坚持改革创新,围绕重点行业和领域,培育多元化融合发展主体,探索特色融合发展路径,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
深刻认识产业融合内涵
文章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扩散,一些基于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专业化分工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并在原有的产业边界融合发展出新的产业形态,成为经济增长和企业价值增长新的动力源泉。一般认为,这就是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之上的,其实质是产业间分工的内部化,即把社会化分工转化为产业内部分工。专业化分工深化细化是产业融合的基础和前提。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而言的,是深度应用现代化技术、管理、模式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目前的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经过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后,也可能演进升级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受技术进步、市场开放和制度创新驱动,通过技术渗透、产业联动、链条延伸、内部重组等途径,打破原有产业边界、促进产业交叉融合、育成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支撑、高效协同、融合互动的动态过程,最终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升级。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演进、升级,是一个主体多元、路径多样、模式各异、动态变化、快速迭代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渗透和互动、嵌入彼此产业链价值链体系,从而形成紧密关系,也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新业态。从要素层面看,服务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要素的比重不断提高,服务业在整个产业链、价值链中创造的产出和价值不断提高;从技术层面看,技术创新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应用加速了产业融合进程,催生出众多融合新业态;从企业层面看,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路径增多,一些制造业企业转型为“制造+服务”或服务型企业,一些服务业企业向制造环节延伸;从产业层面看,制造业、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会产生两者融为一体的新产业。
关注融合发展难点问题
文章指出,近年来,中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程度持续加深、趋势持续增强。但是,一些问题也值得关注。
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产业融合进程。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起步较早、水平较高。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占GDP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强大支撑。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制造业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质量效益还不够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尚不充分。
二是融合发展的范围不够广、程度不够深、水平不够高。从范围看,尽管中国一些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在融合发展上初见成效,但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鲜有突破,装备制造、家电等行业的融合发展起步较早,其他行业则相对滞后;从程度看,一些企业已经开展设计、采购、建造、系统集成等总承包业务,但提供优质、高效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还不强,存在核心技术缺乏、品牌影响力弱、服务增值带来的营业收入占比不高等问题;从水平看,一些领域融合发展主要是沿袭或模仿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既有模式,创新性和灵活性不够,难以适应新的客户需求和市场形势变化。
三是企业间、产业间的协同性还不强,融合发展效益没有充分释放。具体来看,许多企业缺乏外包非核心业务、专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意识,生产经营涉及领域众多、专业化不强,难以与上下游企业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导致核心竞争力弱。一方面,融合发展新业态总体规模较小,局限于领先企业的先行探索,还没有快速成长为推动发展动能转换和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行业的效益效率不高,融合发展还没有形成推动企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力量。
以上这些问题,既源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路径依赖和分工格局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也存在现有体制机制难以适应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进程的因素。一些行业、企业需改变“服务内置化”的封闭发展路径,积极探索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同时,也要着力解决一些行业管理方式滞后、政策不配套、标准不健全、数据不开放等难点问题,在公共数据获取、数据确权和交易、数据安全等方面加快完善制度保障,为产业融合提供良好条件。
|